首页
> 新闻列表 > 北京现代 OE:打破电车“操控舒适二选一”的魔咒!

北京现代 OE:打破电车“操控舒适二选一”的魔咒!

编辑:王端端 2025-04-10 11:21:48

前不久,在黑河那冰天雪地的环境中,北京现代首款纯电平台SUV——OE的谍照惊艳亮相。零下三十度的极寒,宛如一面严苛的“照妖镜”,让那些实力欠佳的纯电车望而却步,而OE却毅然前往,足以见得它的底气。当北京现代OE以50km/h时速穿过18米间距的雪桶阵时,车身姿态像被无形的手按在冰面上,没有常见的“漂移甩尾”,——这台纯电SUV用反直觉的表现,为我们揭开了了电动车在操控与舒适之间的“平衡密码”。

WRC冠军团队调校家用车:底盘里藏着赛道基因

现代汽车的研发体系里,有一支特殊的团队——WRC调校小组,他们曾助力现代WRC车队夺得两次厂商组冠军和一次车手冠军。如今,这群深谙“弯道力学”的工程师,把赛道上的底盘智慧,转化为OE日常驾驶的“稳重基因”。

最直观的体现是ESC(车身电子稳定系统)的调校逻辑。传统电动车为了追求加速,往往放任扭矩“野蛮生长”,但OE的ESC会以极短的响应速度,及时对车辆进行动态干预:当左前轮在雪地上出现打滑趋势,系统会瞬间减少动力输出,同时给右后轮追加扭矩,这种“偷天换日”的操作,让车身侧偏角始终被压制在1.2°以内——比ID.4的1.5°控制得更精准,肉眼几乎看不出车身有摆动。

拒绝“非此即彼”:在物理冲突中找到黄金平衡点

通常来说,电动车的底盘调校就像“走钢丝”:太硬会颠得难受,太软则开船感十足。OE的工程师经过大量、复杂的悬挂调校实验,找到了“刚柔并济”的解法。前麦弗逊+后五连杆的全独立悬挂,看似常规,实则暗藏玄机:

低速滤震:遇到减速带时,悬挂先以一定的柔软度吸收冲击,避免“硬碰硬”的颠簸感;

高速支撑:随着车速的增加,悬挂刚度则会自动提升,配合电池包低重心设计,即便在高速弯道也能保持超低的侧倾幅度。

动态平衡:四驱系统会根据方向盘转角、车轮转速等数据,实时调整前后轴动力分配——城市通勤时绝大部分动力来自后驱,带来更好的操控感;雪地模式下50:50均衡输出,配合TCSRPM控制系统,让每个车轮的打滑都被提前预判。

这种“该软则软,当硬则硬”的智慧,让OE在麋鹿测试中的避障时速超过竞品,却不会让乘客感到心慌。

那些“看不见”的安全守护,才是高级驾乘的底色

在单侧积雪的20.34%坡道上,OE展现了“反重力”般的起步能力:当右轮压在冰面空转时,ESC系统会立即对打滑车轮施加制动力,同时给左侧车轮追加扭矩,让车辆像钉在路面上一样平稳起步——这种能力在地下车库的结冰坡道上,足以避免“溜车撞墙”的尴尬。

雨夜的表现更见功底。当车辆以紧急变向,OE的ESC系统会比常规电动车提前迅速介入,通过“点刹内侧车轮+调整电机扭矩”的组合拳,缩短制动距离。坐在车内,你感受不到突兀的刹车点头,只有车身沿着方向盘指向稳稳划过,这种“人车合一”的默契,源自WRC团队对于全车多处传感器数据的深度解读。

当操控回归本质:电动车的“稳重感”才是硬通货

总体来说,OE没有用“3秒破百”的噱头博眼球,而是把WRC的冠军经验转化为日常驾驶的“隐性守护”。比如超车时,系统会先通过摄像头识别路面干湿程度,再决定是否释放全部动力;连续弯道中,悬挂阻尼会根据车身侧偏角实时调整,让车辆始终沿着驾驶者预期的轨迹行驶——这种“润物细无声”的调校,让操控不再是少数人的玩具,而是所有人都能感知的安全感。

或许,这才是合资电动车的核心竞争力:当国产车企还在争论“操控是否伪命题”时,OE早已用技术实力证明,真正的品质感,是让用户在雨雪天气开车时,心里始终有份“稳如泰山”的踏实。这种踏实,来自WRC冠军团队的赛道经验,来自多次悬挂调校的执着,更来自对“操控与舒适并非对立”的工程信仰。毕竟,电动车的终极追求,不该是数字游戏,而是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享受“稳稳的幸福”。

赞270 收藏
我要评论
提交 0/500
相关内容
- 到底了 -

本周热门推荐

热门视频推荐

扫码进入

文章移动版

热词榜分类
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0-9